■ 災難後的悲傷失落與心理療癒
(聯合新聞網 健康醫藥)
災難後的悲傷失落與心理療癒
|
【文/丁宥允(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會員)】
此次莫拉克颱風造成台灣中南部嚴重災情,電視上每日播出的畫面經常讓人鼻酸,一中年男子因為在颱風天外出巡工寮,逃過一劫,但家中還有老幼大小家人十人,可能全數不幸遭土石流活埋,中年男子哭泣著說,「我逃過了,但我什麼都沒了…」。基於人性的共通,看到這樣情景的旁人往往也會淚眼相伴,但是,然後呢?
這位中年男子往後或許還有數十年的生命要過,他該如何往前走?心理上的創傷、悲慟、活著的愧疚、活下來該如何面對現實的壓力,這些種種在急性創傷期後將會一一浮現,或許這位中年男子有著堅強的自我意志與毅力,或許他還有著其他的社會支持系統與信仰,或許慢慢的,他可以自我逐漸的活出一種失落後的生命,但如果不是呢?一次失去十位家人的的悲傷處境若無法單靠自己的力量走過,或許適時的心理諮商介入可以給予他需要的支持力量,讓他在往後的生活調適中看見失落的意義與還活著的價值。
災難後容易形成的影響是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有時候PTSD的症狀只會延續一段短時間,有些卻可以延續好多年,這些症狀對個人生活功能的減損若不是一下子出現明顯阻礙,也會逐滲透進個人的生活中,當它慢慢滲透進個人的生活中時,生活種種將會環繞著悲傷與失落的主題打轉,R.A.Neimeyer(2000)認為悲傷會形成一種週期(grief of cycle),它是ㄧ種終身持續的調適歷程,在這樣的歷程中,會有三種不同的歷程不斷循環:逃避(avoidance)、同化(assimilation)與適應(accommodation)。
逃避的時候是處在一種無法接受失落事實的痛苦處境裡,全然的或部分的逃避會短暫的幫助失落者承接巨大的心理痛苦,生理上的影響會出現在日常生活功能的運作上,比如說無法集中注意力、麻木或混亂的感覺。當逃避的功能逐漸無法全面阻擋失落的事實時,隨之而來的各種情緒會赤裸裸的隨機出現,震驚、憤怒、愧疚、痛苦、迷惑、思念、噩夢、無望感與焦慮等等,在悲傷的同化向度上,壓抑的症狀將常出現,無法預測的心情陷落與哭泣、睡眠或飲食的失調、失去生活的動力等。Stroebe & Schut(1999)在悲傷歷程的研究中發現,失落之後的生活會在雙軌之間擺盪,一為失落導向的生活,一為復原導向的生活。或許白天工作時,會極力讓自己朝正常作息的復原路上前進,到是到了夜晚獨處,卻悲從中來,觸景傷情,這些深沉的失落絕望就如同鬼魅般的流轉在意識與無意識之間。當生理上的症狀逐漸恢復正常功能時,悲傷會開始一段長期的調適歷程,重新的尋找與建構自己的生命意義、以及開始新的社會與人際關係等。
如果悲傷是因為有愛,那麼終其一生,失去摯愛親人的倖存者都會在調適的悲傷歷程中,因為有愛才能繼續,也因為有愛才會悲傷,悲傷輔導與心理諮商可以提供歷程中適時與專業的陪伴和支持,心靈的療癒需要時間也需要方向,災難後的心理健康重建與悲傷輔導工作不僅僅是災民與倖存者要做的,筆者更期待政府能重視這個曉關民生福祉的心理健康議題。
參考:
※資料來源 聯合新聞網 健康醫藥 |